地产博客 > 蔡志忠 返回
浏览人次:9171    回应:15
蔡志忠
2024年4月1日

撤辣撑经济 支援中小企

 

蔡志忠

亚洲地产创办人
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会长
香港东区工商业联会首席会长

  港府全力推谷经济,推出一连串措施拯救中小企业。继全面撤销楼市辣招、取消供楼增加 2 厘压力测试、以及放松多 1 成按揭贷款额之后,日前金管局再推九项支援中小企措施 ,11 间银行不要求按时还款按揭的客户提前还款,亦会按「还息不还本」计划支援有困难客户。以上这些救市措施,正是笔者一直以来的建议,港府终於听到工商界的声音,这些措施能否立即对整体经济带来帮助,仍是未知之数,但肯定是十分正面的信息。

  本栏多次指出,支援楼市主要是要激活地产相关的产业链,更重要的是要拯救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。由於大多数的中小企业/都拿物业向银行贷款,近年来利率急升,企业的供楼负担变得越来越沉重,加上物业价格大跌,银行基於金管局的指引要求和自身的风险评估,对客户的要求愈来愈严谨,这样变相令企业雪上加霜,造成更多「人踩人」的负面骨牌效应。

  港府近来终於下定决心推出救市政策,特别是全面撤销楼市辣招的措施,犹如及时雨一样,向楼市撒下甘露,撤辣刚刚过了一个月,新楼成交量突破 4000 宗,相当於去年全年的 4 成多,非常炽热。不少行业立即受惠,对香港经济是百利无一害。

量升价不升  炒风难再现

  不过,大家无须太担心,成交急增并没有引起炒风再现,这一点从确认人成交个案极少就能看出。原因是价格短期内仍然没有大幅上调的条件,这一轮地产商仍然需要销耗大量的存货,去年的2 万个库存,加上今年落成的 2.2 万个新增单位,还有明年的 2.6 万个供应,未来 3 至 4 年总共有逾11 万个新盘有待消化。可以说未来的香港,无论公营和私营房屋,均有海量供应,从振兴经济的角度看,可谓「不怕买家多,就怕你不来。」

  当然,过去一个月新盘的抢购热潮是罕见例子,源於累积多年的购买力爆发所致,这种情况不会长期维持。笔者认为 3 个月之后,如果能够保持每个月有 2000 宗左右的新盘成交就非常好了。那么怎样继续创造更多的交投,让市场健康平稳发展,地产商担当起重大角色,继将军澳大型新盘低价推售后,近日港岛南区港铁上盖的黄金楼盘,也采取货如轮转的方式,以低於市价的策略推盘,这种簿利多销,甚至「蚀少当赚」的策略,让笔者十分欣赏。

  香港经济正处於重大的转折点,地缘政治因素加上疲弱的内部经济状况,使港府必须大刀阔斧推动各项政策来救市撑企业。有一点我们必须对香港有信心,就是香港拥有「一国两制」的独特地位和优势,一定能够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长期不变,因为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。正如全面撤辣后,香港的楼市变成 14 亿人口的市场,将来会有更多的优才专才进入,这些优秀人才将与我们共同打造美好城市,香港就是这样一个多元包容的国际大都会。

 
 
我要回应
我的称呼
回应 / 意见
验证文字
 
会员登入
登入ID 或 网名
密码
1. 大乡里 2024-04-01 18:02:48
是否应趁这似梦迷离时刻,雾里看花,位位十八岁卜卜趣,立即大开中门,快刀快闪,凡现金买1000万楼,即可成为居民。
立刻加快解决几万个单位,条件是回笼钱要地产商再买地。
出得这价,已是优材,自会发现商机,也填充人口。
坏处也不多,亦容易处理。
2. 新盘 2024-04-01 18:43:57
李+×卖楼,总有后著。
哈哈
3. 正确 2024-04-02 00:29:26

 蔡老板非常好的观点! 


"香港经济正处於重大的转折点,地缘政治因素加上疲弱的内部经济状况,使港府必须大刀阔斧推动各项政策来救市撑企业。有一点我们必须对香港有信心,就是香港拥有「一国两制」的独特地位和优势,一定能够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长期不变,因为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。正如全面撤辣后,香港的楼市变成 14 亿人口的市场,将来会有更多的优才专才进入,这些优秀人才将与我们共同打造美好城市,香港就是这样一个多元包容的国际大都会。"


4. 正确 2024-04-02 00:38:25
买楼时机应该已到了,大减价楼盘系入市好机会.
全面撤辣系全港人谂唔到嘅事,既然开放俾14亿同胞,楼市一定冇得再输.
现时赌嘅系香港嘅国际金融中心地位,理论上唔会动摇,都冇可能有改变!
6. 云在青天水在瓶 2024-04-02 11:43:09
李泽巨在长实集团业绩发布会上讲话,要点有四

1)金融中心地位不可失
2)投资要看回报率
3)目前楼市下行的机会率比上行为低
4)公司负债比率只有3%

第一点,与我的看法一样,也是很多有识之士甚为担心的问题,即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尚未稳固,政府仍需努力巩固之。

第二点,投资看回报,以楼市来看,租金回报率仍不够高,仍需等待见底的信号。

第三点,关键在於「目前」二字,撤辣后,市场气氛好转,但即使楼价转稳甚至反弹,也只是一轮跌市后,暂时「目前」靠稳,并非转势。如同落楼梯,经过平台再往下行。

第四点,对后市的判断最有啓示,长实负债比率只有3%,而且有机会持有全现金。熊市时,现金为王。这一金句,现在讲的人唔多,迟些日子在报刋传媒上出现的机率会越来越大。极低的负债比率,证明长实对后市并不乐观,即认为楼市仍处熊市。而长实减少派息,也可看作是为熊市捞底更多地预留资金。
 
作为普通市民,李生的前三点可以不理会,唯有第四点,不可掉以轻心。
7. . 2024-04-02 11:48:23
互联网使资讯更透明,
全球良禽择木而栖,
香港是其中一条根深大木,
现在还要看专家和高手如何经营。


8. 正确 2024-04-02 15:30:14
好有POINT!

"香港经济正处於重大的转折点,地缘政治因素加上疲弱的内部经济状况,使港府必须大刀阔斧推动各项政策来救市撑企业。有一点我们必须对香港有信心,就是香港拥有「一国两制」的独特地位和优势,一定能够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长期不变,因为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。正如全面撤辣后,香港的楼市变成 14 亿人口的市场,将来会有更多的优才专才进入,这些优秀人才将与我们共同打造美好城市,香港就是这样一个多元包容的国际大都会。"
9. 过路者 2024-04-02 19:40:02

新盘票王诞生!Blue Coast累收逾1.2万票 超额逾47倍|黄竹坑新盘!

市道旺!

10. 讲真话 2024-04-03 01:38:39
6楼云兄相当有料,言之有物,我等得益良多.
我比较同意及著紧李泽巨嘅第1点,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定要保持到!
只要保持到,香港就有运行.
11. 楼点解火爆? 2024-04-03 20:04:37
金融中心地位重点睇国家支持与否,唔系美西方讲嘅算.
全国两会已经讲咗全力支持.
香港一定得!
12. Z 2024-04-04 10:45:56
估香港楼市走势,一系估升,一系估跌,一系估平稳。估中的或然率不低。
反而觉得估计价升的,又下大注,确有独到眼光。


13. 转售帐 2024-04-06 12:15:21

二手交投显著增加,部分属业主止蚀离场个案。利嘉阁地产马鞍山区营业董事欧伟基表示,马鞍山星涟海3A座高层B室,实用面积约1,622方尺,属四房两套间隔,享海景。原叫价2,800万元,最终累减300万元或约10.7%,至2,500万元沽出,尺价约15,413元。

欧伟基指,买家为公司的旧客,并计划换楼,早前联络代理寻觅区内放盘,睇楼后认为该放盘单位间隔实用,环境清幽,外望舒适海景,於是即与业主洽商议价。

2018年以2867万入市

据悉,原业主於2018年以约2,867万元买入单位,持货约6年,现转售帐面大幅亏损367万元,物业期内贬值约12.8%。欧伟基补充,该屋苑现时放盘50个,最低入场费为980万元起

14. 云兄 2024-04-06 13:54:02
现在由看淡变成看好的好友名单,他们对2024年楼市最新看法:
1)施老板:由看升5-8% →轻轻松松涨8%
2)邵博士:看升10%,之后横行
(已经看不清下跌的可能性)
3)大摩:全年看升5%
4)美联黄主席:全年看升5%
5)林一鸣博士:全年5%内升幅
6)业sir:全年看升5%
7)法子哥:2024年尾,CCL160以上,即从最低位升10%以上。
8)黄国英:港楼有钱罂效应,表现会不差
9)戴德梁行:全年升5-7%
15. 对等资讯 2024-04-07 10:12:18
如果买楼,卖楼的人,没有自己的思想,只信某些人仕,输$是有原因。但其实他们不是没有自己的思想,只是想找个有权威性的人去认同自己,令自己更有信心自己是对。

数据是真实,作假的数据是骗不了人,如果阁下有多一点资讯。
16. x 2024-04-07 17:36:31
香港好山好水好地方。风云幻变后,一切会如旧。